本帖最后由 sunshy 于 2010-6-24 18:16 编辑
大家以为多少合适呢?把自己的看法拿出来分享下。我先抛块砖头,希望引玉出来。
拉延模研配着色率(研配凸凹模间隙)的原则是:凸模和凹模的凸圆角直接抛光达到着色均匀光顺为佳,
凸模和凹模凹圆角研亏不着色为佳,侧壁研配达到点云状着色为佳。这体现了板件在拉伸过程中靠凸圆成型的
原则。这样看来,实际模具凸凹模间隙在凹圆角和侧壁处是大于1倍料厚的,那AF默认值1倍料厚就和现实模具
状态存在差异。但如果在AF中偏置料厚大于1倍料厚也存在问题,比如:以凸模为基准,料厚为t,基准面
凸模A处是凹圆角,值为r,AF中凹模偏置1.3t,计算得出产品的A处在凹模一侧的圆角值应为r-t,AF中
偏置1.3t,凹模表面在A处为凸圆角,值为r-1.3t,这样拉伸完成后产品在A处的圆角实际值应
为r-1.3t(成型是靠凸圆角)比理论值r-t小了0.3t。
所以,xt的选取应该既接近模具的真实状态,又不能与制件的理想状态有太大偏差。这有点折中主义
的味道,就好像有限元分析中网格单元的类型:膜单元运算量小但对细节体现较弱,体单元能很好的
体现成型细节,但运算量太大,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介于膜单元和体单元之间的网格单元:中空且可分
层,类似壳体的壳单元。壳单元大大减少了体单元那么大的运算量,同时在成型过程有比膜单元更好
的表现,尤其在起皱方面。
af 默认值1.0倍料厚,df 默认值1.1倍料厚 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我们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