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这是一个盛产“奇迹”的年代:停止搜救居然还能找到幸存者,这是一个奇迹;网上竟然提前一个月预言有人独中5亿巨奖,这是一个奇迹;官方公布上半年居民收入全部跑赢CPI,这是一个奇迹;几万元在股市几个月能收益几百万,这是一个奇迹;但在汽车行业,亦有换汤不换药的奇迹。
上半年的销量并没有奇迹,这个是行业内公认的事实,有数据为证。但是媒体上这几天“打”得很热闹,争论的焦点,是行业内库存是否过高。这厢刚刚说“库存很高,需要调控”,那厢就表示“库存合理,压力不大”。都有证人和证词,让旁观者如坠云里,分不清孰是孰非。
说库存高,那就是一个奇迹。找出最近的新闻看一下,不是某个品牌在扩建工厂,就是某些经销商抱怨产能不足不得不加价。日系几大主力品牌表示产能还在恢复中,德系几大主力品牌表示尽快提高产能保证消费者需求,整个汽车市场表现都是供不应求的状况,库存高何来之说?
而且,这些厂家允许你说它库存高吗?如果库存真的高了,厂家也有的是办法,处理产销数据这招不玩了,压库还是可以正大光明地。全国数百个经销商,每个经销商压100台,几万台的库存就从厂家的账面上消失了。然后厂家将这个产销数字再报给相关部门和媒体,显示出产销状况良好的局面,皆大欢喜。所以,到现在有谁见过厂家主动承认库存过高的?所以,你要是说现在车市库存很高,那厂家会告诉你“那是一个奇迹”。
说库存不高,那也是一个奇迹。汽车市场上半年高开低走,增速由正转负。从去年底公开的资料中,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品牌厂家,包括自主品牌在内仍然上调了今年的目标。这个目标来源和去向只有一个,就是终端的经销商。增加的销量必须要靠经销商贡献出来,没有可能凭空产生(处理数据的另当别论)。所以,在终端市场上,目标上去了,销量下来了,这一正一负中间的差值,不是库存是什么?
这个库存有多大?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测算。根据今年年初统计,国内排名前12位的主流汽车厂家今年的产销计划总和已接近1900万辆,再加上其他上百家体量较小的公司以及主营业务为商用车的公司,总产销目标超过了2200万辆。即便今年最终销量与去年持平(1806.19万辆),产销目标与最终销量还相差400多万辆。400万辆库存,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呢?按照今年月平均销量,400万辆的库存量需要终端市场2012年近3个月时间进行消化。按照经销商正常的1:1 .3~1:1 .5的正常比例来看,这个库存高不高?所以,你要是说现在车市库存不高,那经销商会告诉你“那是一个奇迹”。 |